客户最关心的问题
彩灯咨询热线
18190240782更多彩灯资讯
彩灯资讯
临颍走马宫灯制作传承人
临颍县有一个家族,五代人经历百余年,在与时俱进中弘扬着雁落宫灯制作手艺。近日,临颍县发布了第四批非物质遗产象征性新项目名册,梁老三雁落宫灯制作手艺位居在其中。2022年7月23日,记者报道了梁老三雁落宫灯第五代文化传承人梁素娟。
走马灯旧称蟠螭灯、仙音烛、转鹭灯,多见于元宵节、中秋节等节日。在灯笼内点上焟烛,焟烛所产生的供热导致气旋,令轴榫旋转。轴榫上面有剪纸画,烛火将剪纸画的身影投影在灯屏上,图象便持续行走。因灯表面制作的多是将领骑着马的绘画,旋转时看起来好像几人在奋勇争先,故称走马灯。雁落宫灯外观设计为宫灯状,原是皇宫专享,后流行到坊间。梁素娟和她的
漯河民间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风俗。雁落宫灯做为灯笼的一种,是漯河富有特色的民俗喜气原素,备受民众青睐。梁老三雁落宫灯的制作能够上溯到清朝晚期。在今年的46岁梁素娟是梁老三雁落宫灯的第五代文化传承人。她告诉新闻记者,依据家族族谱记述及世世代代口耳相传,的家庭中雁落宫灯的第一代制作者叫宋祖,是清朝晚期书生、私塾老师,喜爱传统工艺,跟朋友学了雁落宫灯的制作手艺。每一年元宵佳节,宋祖都需要制作雁落宫灯,悬架于大门口,祷告顺顺当当、五谷丰登、阖家安全。第二代承传人为因素宋祖的大儿子宋禄,生于1890年,也是一名书生。把从老爸那边学习到的技艺进行革新,制作出超坚固、更美观雁落宫灯。
第三代承传人为因素宋禄的次女宋秀容。她熟练雁落宫灯、刺绣图案、剪纸画等民间手工艺,制作的雁落宫灯备受邻里钟爱,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给周围民众产生许多开心。第四代承传人为因素宋秀容的大儿子梁俊三。梁俊三从业艺术教育培训30多年,有近万名学生们跟着他学习培训字画手艺。
前三代人制作的雁落宫灯主要是以高粱米秸为架构、以纸为面,简易不光滑,非常容易毁坏。1998年,梁俊三汇总了雁落宫灯的传统纹样,阐述了近万个灯笼的构造后,以松木为架、以绢为灯面,制作出一对精致的雁落宫灯。这会对宫灯曾经在临颍县的元宵节灯会上绽放光彩,梁俊三也成了有名气的制作雁落宫灯的手工艺人。
梁素娟是梁俊三的次女,从小跟随爸爸学习培训字画手艺,是一名石头画绘师,其石头画作品销往世界各国。谈起与雁落宫灯的缘分,梁素娟说:“我小时候物资匮乏,并没有什么玩具。每一年元宵佳节,很多孩子都带灯笼去学校,大家一起收看。一到那时候,我就会使父亲和我一起制作雁落宫灯。”爸爸搭雁落宫灯的铁架子,梁素娟剪纸画、美术绘画。当他把制作出雁落宫灯送到院校和同学一起欣赏时,总是能获得小伙伴们的称赞。这是她儿时最美好的记忆。
伴随着社会的发展,大批量生产的各式各样灯笼愈来愈多,雁落宫灯这类传统灯笼慢慢被人忘掉,愿意去学习培训其制作手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。梁俊三坚持不懈写作,在祖传手艺的基础上自主创新,制作出雁落宫灯更为美观大方、牢固。常常爸爸制作雁落宫灯,梁素娟就在那一旁学习培训、帮助。
近些年,中华传统文化愈来愈被大众高度重视。梁素娟在承继家族传统制作手艺的前提下,调查宫灯工艺品市场,持续探索创新,将传统和现代原素紧密结合,制作出很符合当代人审美的雁落宫灯。
“雁落宫灯的制作需要使用手工雕刻、木匠、剪纸画、美术绘画、编制、喷漆等众多加工工艺,仅灯架一部分就需要通过开锯、贴画、手工雕刻、打磨抛光、上油漆等多道工艺过程。纯手工制作制作一盏雁落宫灯必须3月左右的时间。”梁素娟说,雁落宫灯里蕴含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蕴含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。她将恪守这方面传统手工艺,搞好承传,让雁落宫灯亮起、转下去。
(资讯来源:漯河日报)
网址:http://caideng.emrn-art.com/a/239.html
上一篇: 安吉传统民俗元宵花灯会
其它彩灯资讯
- 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自贡 08-08
- 春节的彩灯设计方案造型设计 08-17
- 灯光秀以耀眼的炫酷光影和梦幻的效果 07-27
- 临颍走马宫灯制作传承人 08-19
- 当代新一代灯笼已经慢慢摆脱了传统灯笼的做法 07-18
- 彩灯的文化内涵 05-10
- 宫灯的传说 07-21
- 喜报!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获评“中国十大节庆品牌” 06-17
- 灯笼是文创作品吗 04-14
- 中国花灯你知道多少? 08-12